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陕西武术网 首页 武术段位 段位教材 查看内容

中国武术段位制中段位讲座

2013-10-31 14: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79| 评论: 1|原作者: webmaster|来自: 本站原创

中国武术段位制中段位讲座

 

第一章 武术

一、武术的概念和定义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源于中国,正在属于世界。武术是中国古代的攻防格斗技术。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正史中最早出现古代武学思想的有《老子·道德经》《孟子·尽心上》《庄子·人间世》《庄子·说剑篇》《韩非子· 扬权》。正史中有记载可以考证武术的有《史记》和《汉书·艺文志》。

中国历史相传有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门派以及以内、外家相区别的几百个拳种交汇衍成的各种风格的武术。但真正登上大雅之堂的传统武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协会根据“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这个标准挖掘整理出的129个拳种。
这些优秀拳种体现了武术的中华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浩气长存;持平守中,尊师重道的武术精神。

武术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孕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它以阴阳学说为纲,通过对易学、道学、儒学、佛学、伦理学、中医学、兵学、力学、养生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整合,积淀出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命脉,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

因此可以这样讲,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丰富完善起来的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国粹。
有关武术的名著有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明末清初吴殳的《手臂录》、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谱》,说明武术文化集大成者当属明清两代。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这三个要素一个性质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体现出武术独到的文化性、技击性、民族性。
武术套路分单练套路和对打套路,又细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拳术,即徒手之操练;一种是兵杖,即器械之运用。

套路运动是武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了的技击,是全世界源于中国唯一的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运动形式。从形式上来讲,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体现了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明状态,代表了非常高的境界。

二、武术的功能和价值

武术在古代和近代侧重于保家卫国,保镖防身。在现代侧重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主旋律是武术健身。具体表现在教育价值;竞技价值;传承价值;健身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

三、武德

“武以观德”“武以德为先”“未曾习武先明德”。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1、爱国;2、侠义;3、修身。

四、武术礼仪

抱拳礼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抱拳礼,礼为文通武备; 2、抱拳礼,礼为武林团结;

3、抱拳礼,礼为形神兼备;4、抱拳礼,礼为崇天法地。

抱拳礼的整体寓意为和平、团结和友谊。做好抱拳礼不仅表现出武术的民族特色,而且彰显出尚武崇德的文化内涵和武德精神。

 

第二章 武术段位制

为什么要设立武术段位制制度?学习武术是一个武德、武技、武理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生下来要经过启蒙教育、小学、中学、大学一样,武术这个用习武时间积淀出来的功夫,在中国历史上,自然把练武之人分成由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六个等级。如武夫、武人、武师、武士、武侠、武圣等。

一、实施武术段位制的目的及意义

武术段位制是一种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的制度。这个制度是一个规范的标准化制度,体现在一是武术锻炼体系的标准,二是武术技术等级评价的标准。其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

二、武术段位制的主要工作方针

坚持国标,兼顾传统。加强宣传,典型引路。专门机构,专人管办。层次清晰,简便程序。降低门槛,权力下放。确立目标,建立机制。扩大队伍,广泛设点。政策明确,管理规范。市场包装,系列运作。操作灵活,区别对待。弘扬文化,传承武德。合理收费,逐步完善。

三、武术段位制的徽饰图案

段前级:熊猫;初段位:鹰;中段位:虎;高段位:龙。

颜色:青徽;银徽;金徽。

四、管理机构

中国武术协会是武术段位制工作的最高管理、考评机构。

下设一级(省级)、二级(地市级)考评机构。管理机构下设段位制办公室、考评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遍布习武者身边的基层武术组织考试点。考试点应具备硬件和软件。

五、申报段位流程

武术段位适用对象是从事和参与武术运动、自愿申请晋级、晋段者。

个人申报武术段位流程主要包括:考段信息、考试报名、考取成绩、申报段位、获取段位。

六、晋级和晋段

中段位(获三段方能进四段)

1、四段位条件

凡注重武德修养,获得三段资格达2年以上,从事武术活动达10年以上,可申报四段位。

2、五段位条件

凡注重武德修养,获得四段资格达2年以上,从事武术活动达15年以上,可申报五段位。

3、六段位条件

凡注重武德修养,获得五段资格达2年以上,从事武术活动达20年以上,可申报六段位。

七、中段位考评内容

一、理论考评

按照《题解》进行理论笔试和评定成绩。

二、技术考试 

1.四段:两项技术考试成绩达16分以上,理论考评成绩达75分以上者,可申请晋升四段。

2.五段:两项技术考试成绩达17分以上,理论考评成绩达80分以上者,可申请晋升五段。

3.六段:两项技术考试成绩达18分以上,理论考评成绩达85分以上者,可申请晋升六段。

八、指导员、考评员资格

1、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资格证由中国武术协会统一制作和颁发。

2、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理论)考试成绩证书和考评员签发的成绩认定证书,是申报段位的重要依据。没有成绩证书不能申报段位,也不能晋升段位。
  3、中国武术段位制段位证,是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后颁发的等级证明。凭此证参加晋段考评和有关比赛、培训、交流等活动。具有四段(含)以上段位资格,才能申请参与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资格培训和考试。
  4、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资格证,是具有段位制武术教学指导资格的证明。持此证,可参与各级武术协会和机构组织的段位武术教学指导工作,亦可独立开展段位武术教学指导活动;持有此证者,才能申请参加武术技理系列考评员培训和考试。
  5、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证须具有四段(含)以上段位资格;同时须参加中国武术协会举办的段位考评员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获得。

6、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证,分管理系列和技理系列。
  (1)具有中国武术段位制武术管理系列考评员资格证者,有权按规定组织或参与各级武术段位制考评活动。

  2)具有中国武术段位制技理系列考评员资格证者,均有资格参与各级段位制考评委员会(组)的相应工作。在普及《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过程中,可自行组织其所教学生进行教学考试,并予以技术水平认定,签发《技术成绩认定证书》。其中,具有高段位者可对其学生进行四段(含)以下技术水平的认定,具有中段位者可对其学生进行三段(含)以下技术水平的认定。

九、段位制工作亮点

标准化是段位制的必由之路。

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方式标准化、考试内容标准化和操作模式标准化三方面。

段位制标准化工作三个亮点:1坚持国标、兼顾传统2降低门槛、权力下放3、“做大数量,做好质量”,持续推动段位制的普及和发展。

 

第三章 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

一、《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产生

实施武术段位制是推进武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武术段位制》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推广进程,实现《中国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战略发展目标,2007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学者研编、审定并发布《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在全国进行试点实验和推广。

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简称教程)正式问世,该教程作为《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和技术考评的规定内容,成为中国武术段位考试的标准化教材。  

二、《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内容

首批发布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包括4种理论教程和23种技术教程,其中包括有少林拳、长拳、太极拳(陈、杨、和、武、吴、孙六式)、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戳脚、翻子拳、八极拳、螳螂拳、五祖拳、咏春拳等12个拳种的17册教程。
  这些教程均按照传统武术传承的方式和技能练习的模式,每个项目都把基本技术分类为打、踢、拿、靠、摔五种技术元素,再从技术元素递增、动作难度递增、动作数量递增三方面,编制成一段至六段每段一个套路。每一段位的套路,既是一个单练套路,又是一个由两人同时练该单练套路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就组合成的对打套路,即既可单练、又能对练。此外,套路中的动作攻防作用清晰,可以采用拆招教、练方法,提高运用散招的技能。这个结构突出了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特征,符合武术传承的教习规律和结构。

三、《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重要性能

1武术段位练习的传统性

传统武术从练功形式、练功手段、练功安排都有着自身的一套训练体系,如传统武术强调说手-拆手-喂手的训练程序。武术段位着重还原武术概貌,寻找逝去的传统武术练习风貌。武术段位形成单练套路-对打套路-拆招实用三大循序推进的练习形式,突出打练结合特点,弥补当前只练不打只打不练的单一性,透析着武术段位练习取向的传统性。

2、武术段位拳种的多样性

拳种是武术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武术套路繁衍的载体。武术段位突出特点之一,即汲取流传广泛的拳种进行开展,以单一拳种的模式进行考段。武术段位所选取的拳种技术自成体系、环环相扣,为该拳种的发展奠定基础。武术段位拳种的众多,必将推动人们对拳种的认识与普及。

3、武术段位考核的系统性

武术段位考核的划分、标准、内容具有系统性。武术考核段位分段前级与段位,其中段前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段位包括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武术段位考核逐渐包含打、踢、拿、靠、摔技击元素,内有单练、对练与拆招应用三大考核模块。武术段位考核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标准要求,充分形成了武术段位的系统考核。

4、武术段位对象的全面性

凡是从事武术的人都可以考段,包括高等院校院校的教师与学生、武术专业队教练、民间武术家、武术院校(馆校)管理者、武术专业运动员、业余武术学生等,武术段位对象的全面性,激励广大武术爱好者习练武术。武术段位对象的全面性,必将掀起全民习武的热潮。

四、《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标准化意义

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是统一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固定的标准,公开的标准。

标准统一,就不能因人而异。

标准唯一,就不能政出多门。

标准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

标准公开,就不能暗箱操作。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武术段位制的公平与正义。

 

第四章 今后武术段位制工作的重点

一、做大数量,做好质量,持续发展

201362日,中国武术协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

尽快形成武术段位制工作体系化,以数量为目标,以质量为保证,使之可持续发展。

1、 晋段考试、指导员和考评员(技理系列)资格考试,都必须进行单练套路和对打套路的考试,而且均要掌握所申报段位和现有段位之下各段位的技术。

2、具有某一项目的段位、指导员和考评员资格者,可以通过考取另一个段位制规定项目的成绩,获得在现有段位内“增项”,并同时获得指导员和考评员资格“增项”的认定。

3、各地市组织实施执教的考评员名单及资格证明(16段单练及对练的DVD光碟)须上报国家段位制办公室注册资格认定后,方可执行考评工作。

二、衡量段位制工作质量的尺度,是标准化水平的高低

1、就管理而言,要照章办事,遵守流程;

2、就技术而言,要以《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为准;

3、就服饰而言,要统一穿着段位制运动服、指导员服、考评员和段位制礼服。

三、陕西省的做法

根据我省段位制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这次“2013年陕西省第五届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暨考试通段大赛”的考试具体内容规定如下:

1、以杨式太极拳为突破口,报考4段者应考4段单练套路和4段对打套路;报考5段者应考5段单练套路和5段对打套路;报考6段者应考6段单练套路和5段对打套路。不再考自选套路。

2、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掌、咏春拳等,考试内容为报考段位的规定套路即相对应段位的单练套路和一套自选套路。暂不考对打套路。

3、循序渐进与提升档次相结合,从2014年元月起,所有拳种都逐步过渡到段位考试必须进行单练套路和对打套路的考试,而且均要掌握所申报段位和现有段位之下各段位的技术。

关于本届理论考试的技术内容,由各拳种担任本届教学的指导员单独现场讲解,以《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规定的各拳种教科书为准。

理论考卷发下去后,提倡独立思考,防止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从而答错题的现象。未参加理论考试和答白卷者,视为自动放弃,取消通段资格。

以上讲解有不足和不到的地方,均以《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和中国武术协会颁发的有关正式文件为准。

谢谢大家!

(陕西省武术段位制办公室张世昌编写并主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